三跪九叩

成语拼音

sān guì jiǔ kòu

三跪九叩成语解释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典故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成语典故

于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红布挂枝头,俞文芊三跪九叩,拜了大柳树做干娘。★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

成语造句

古代大臣面见皇帝时,往往要行那庄重的三跪九叩之礼。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礼仪制度极为严格,而“三跪九叩”这一礼仪更是彰显着皇权的威严和臣民的敬畏。 话说在明朝末年,局势动荡,民不聊生。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京城。崇祯皇帝虽力图挽救危局,但终究无力回天。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覆灭。 此时,吴三桂镇守山海关,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向他伸出了招安之手;另一方面,关外的清军对中原虎视眈眈。吴三桂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投靠清军,引清兵入关。 清军入关后,迅速占领了京城,并逐步确立了在中原的统治。为了巩固政权,清朝统治者对臣民实行了严格的礼教制度,“三跪九叩”之礼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在一次盛大的朝会上,一位新入朝为官的年轻臣子,名叫林之翰。他出身书香门第,心怀报国之志。然而,对于这繁琐且严苛的宫廷礼仪,他却知之甚少。 当皇帝驾临朝堂,群臣纷纷行“三跪九叩”之礼。林之翰因紧张和生疏,动作略显迟缓且不够规范。一旁的太监见状,立刻怒目而视,大声呵斥。皇帝虽未当场发作,但心中已有不满。 朝会结束后,林之翰深知自己犯下大错,惶恐不安。他的好友劝他赶紧向皇帝请罪,或许能求得宽恕。林之翰听从了好友的建议,写了一封诚恳的奏折,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和对朝廷的忠心。 皇帝念及他初犯,且平日为官清正,便网开一面,未予重罚。但也借此机会,再次向群臣强调了“三跪九叩”之礼的重要性,警示众人不可有丝毫懈怠。 此后,林之翰刻苦学习宫廷礼仪,再也未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三跪九叩”之礼也成为了清朝宫廷中,臣子们对皇帝表示绝对忠诚和敬畏的重要方式。 这“三跪九叩”之礼,虽只是一种形式,但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却象征着等级的森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特色和社会风貌。

三跪九叩-成语图片

三跪九叩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