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跪九叩

成語拼音

sān guì jiǔ kòu

三跪九叩成語解釋

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

典故出處

清·昭槤《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福晉父率闔族謝恩,行三跪九叩禮。”

成語典故

於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紅布掛枝頭,俞文芊三跪九叩,拜了大柳樹做乾孃。★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

成語造句

古代大臣面見皇帝時,往往要行那莊重的三跪九叩之禮。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禮儀制度極爲嚴格,而“三跪九叩”這一禮儀更是彰顯着皇權的威嚴和臣民的敬畏。 話說在明朝末年,局勢動盪,民不聊生。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京城。崇禎皇帝雖力圖挽救危局,但終究無力迴天。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而亡,明朝覆滅。 此時,吳三桂鎮守山海關,面臨着艱難的抉擇。一方面,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向他伸出了招安之手;另一方面,關外的清軍對中原虎視眈眈。吳三桂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投靠清軍,引清兵入關。 清軍入關後,迅速佔領了京城,並逐步確立了在中原的統治。爲了鞏固政權,清朝統治者對臣民實行了嚴格的禮教制度,“三跪九叩”之禮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在一次盛大的朝會上,一位新入朝爲官的年輕臣子,名叫林之翰。他出身書香門第,心懷報國之志。然而,對於這繁瑣且嚴苛的宮廷禮儀,他卻知之甚少。 當皇帝駕臨朝堂,羣臣紛紛行“三跪九叩”之禮。林之翰因緊張和生疏,動作略顯遲緩且不夠規範。一旁的太監見狀,立刻怒目而視,大聲呵斥。皇帝雖未當場發作,但心中已有不滿。 朝會結束後,林之翰深知自己犯下大錯,惶恐不安。他的好友勸他趕緊向皇帝請罪,或許能求得寬恕。林之翰聽從了好友的建議,寫了一封誠懇的奏摺,向皇帝表達了自己的悔意和對朝廷的忠心。 皇帝念及他初犯,且平日爲官清正,便網開一面,未予重罰。但也藉此機會,再次向羣臣強調了“三跪九叩”之禮的重要性,警示衆人不可有絲毫懈怠。 此後,林之翰刻苦學習宮廷禮儀,再也未犯過類似的錯誤。而“三跪九叩”之禮也成爲了清朝宮廷中,臣子們對皇帝表示絕對忠誠和敬畏的重要方式。 這“三跪九叩”之禮,雖只是一種形式,但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卻象徵着等級的森嚴和皇權的至高無上。它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特色和社會風貌。

三跪九叩-成語圖片

三跪九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