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胆薄

成语拼音

sè lì dǎn bó

色厉胆薄成语解释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面对困难时,常常犹豫不决,看似强硬实则色厉胆薄,最终难以成就大事。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有一位名叫袁绍的诸侯,他出身名门望族,拥有强大的势力和众多的兵马。 袁绍在早期展现出了雄心壮志,他积极扩充自己的地盘,网罗人才,一度成为北方最具实力的诸侯之一。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袁绍性格中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在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前夕,袁绍看似兵强马壮、声势浩大,但实际上他内心却充满了犹豫和恐惧。他虽然在表面上对曹操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声言要一举击败曹操,但在关键时刻却缺乏果断的决策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袁绍手下谋士众多,有人提出了许多精妙的战略和策略。然而,袁绍却常常优柔寡断,不能及时采纳正确的建议。他害怕失败,担心一旦决策失误会导致自己的势力受损。 在战争中,曹操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而袁绍却拘泥于传统的作战方式,不敢冒险出击。当曹操的军队突袭袁绍的粮草重地时,袁绍本应迅速做出反应,派兵救援或组织反击。但他却在惊慌失措中,无法做出有效的指挥,导致粮草被烧,军心大乱。 最终,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他的失败并非因为兵力不足或资源匮乏,而是因为他色厉胆薄。表面上逞强示威,内心却胆小怯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袁绍的故事成为了后人的教训。它告诫人们,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外在实力,更要有坚定的内心和勇敢的决断。只有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立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色厉胆薄-成语图片

色厉胆薄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