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仁行违

成语拼音

sè rén xíng wéi

色仁行违成语解释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典故出处

《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做着违背道德的事,这种色仁行违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诚的年轻人。李诚生得仪表堂堂,平日里总是满口仁义道德,对邻里乡亲也表现得极为友善和热情,因此在众人眼中,他似乎是一个品德高尚、宅心仁厚之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事情逐渐揭示了李诚真实的面目。有一次,小镇上的一位孤寡老人丢失了自己积攒多年的财物,生活陷入了困境。众人纷纷伸出援手,想要帮助老人度过难关。李诚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尤为积极,他大声地宣称自己会全力帮助老人找回财物,并且会照顾老人的生活。 可是,当人们真正开始寻找财物的线索时,李诚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参与实际的寻找工作。他口口声声说关心老人,却在行动上不见丝毫的付出。 又有一回,小镇遭遇了洪灾,许多房屋被冲毁,百姓们流离失所。大家齐心协力组织起来重建家园,李诚再次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动人的演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重建家园的坚定决心。然而,在实际的劳动中,他却总是偷懒耍滑,干一会儿就找借口休息,甚至还偷偷将一些重建用的物资据为己有。 慢慢地,人们开始察觉到李诚的言行不一。他嘴上说着仁义道德,行为上却完全违背了自己所说的话。正如孔子所言:“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李诚这种“色仁行违”的行为,最终让他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的乡亲们,如今都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李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他的名声已经败坏,无论他如何努力弥补,都难以挽回曾经在人们心中树立的良好形象。 这个故事警示着我们,真正的仁德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华丽言辞。若只是表面装作仁义,而行为却与之相悖,终究会被人识破,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色仁行违-成语图片

色仁行违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