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善恶恶
成语拼音
- shàn shàn wù è
善善恶恶成语解释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典故出处
- 《史记·太史公自序》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成语典故
- 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成语造句
- 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持公正之心,做到善善恶恶,不偏袒邪恶,弘扬善良。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动荡。
有一个小国,名叫卫。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在治理国家上有一定的才能,但在用人和判断是非方面却常常摇摆不定。
卫国有一位大臣叫史鱼。史鱼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看到卫灵公身边有一些谄媚逢迎的奸臣,常常蒙蔽卫灵公的视听,导致国家的政策出现偏差。史鱼多次向卫灵公进言,希望他能够远离这些奸臣,任用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然而,卫灵公并没有把史鱼的话放在心上。
史鱼深知,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君能否善善恶恶,明辨是非。他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在他病重之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嘱咐道:“我身为臣子,未能让国君做到善善恶恶,这是我的失职。我死之后,你不必为我举行隆重的葬礼,只需把我的尸体放在窗户下,以此来警醒国君。”
史鱼死后,他的儿子按照他的遗言做了。卫灵公前来吊唁,看到史鱼的尸体放置在窗户下,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史鱼的儿子便将父亲的遗言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深受触动,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在善善恶恶方面的不足。
从此之后,卫灵公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大臣,疏远那些奸臣,提拔了一批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卫国的政治逐渐清明,国家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正如《论语》中所云:“吾日三省吾身。”卫灵公能够及时反思,改正错误,做到善善恶恶,使得卫国得以发展。而史鱼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前途不惜以死相谏,这种精神也被后世传颂。
在历史的长河中,善善恶恶是每一个统治者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明辨善恶,赏善罚恶,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善善恶恶-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