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下愚

成语拼音

shàng zhì xià yú

上智下愚成语解释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典故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明白不能简单地以成绩来划分学生,因为所谓的上智下愚并非绝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力和才能等待被发掘。

成语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流派如繁星般璀璨争辉。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理念。在他的众多观点中,“上智下愚”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孔子认为,人天生就有智力上的差异。那些拥有卓越智慧和洞察力的人,能够迅速理解复杂的道理,洞察事物的本质,他们被视为“上智”之人。而另一些人,无论如何教导和启发,都难以理解高深的学问和道德准则,这些人则被归为“下愚”。 在鲁国,有一位名叫子路的年轻人,他性格豪爽,勇敢无畏,但在学问上却时常显得鲁莽和冲动。孔子多次教导他要懂得谦逊和思考,但子路总是难以领会其中的深意。有一次,子路在面对一个道德抉择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孔子为此感到十分失望,感慨子路在智慧上的不足,称其为“下愚”之人。 然而,孔子的弟子颜回则截然不同。颜回勤奋好学,悟性极高,对于孔子所传授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深入思考。他常常能够在众人困惑之时,率先领悟孔子的教诲,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颜回的智慧和品德深受孔子的赞赏,被孔子视为“上智”之人。 但孔子提出“上智下愚”的观点,并非是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他强调,即使是被视为“下愚”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也能够逐渐改善自己的状况。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他学派对于孔子的“上智下愚”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墨家主张“兼爱”,认为人人平等,不存在天生的智力差异,只要给予相同的机会和教育,所有人都能够成为有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人。法家则更注重律法和制度的作用,认为通过严格的律法规范,能够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而不论其天生的智力如何。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孔子的“上智下愚”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着人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促使社会更加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以期望能够发掘和培养出更多的“上智”之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上智下愚-成语图片

上智下愚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