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识方干
成语拼音
-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身后识方干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典故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文学领域,不少才华横溢的作者起初默默无闻,直到多年后才被人们重视,真可谓是身后识方干。
成语故事
- 在唐朝末年,有一位名叫方干的文人。
方干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对诗词文章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他一心渴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然而,命运却似乎总是与他作对。
尽管方干才华横溢,文章诗作皆为上乘之作,但他却因容貌丑陋,在科举考试中屡次碰壁。那些主考官们往往只注重外表,而忽视了他的真才实学。方干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
他隐居在乡间,每日以诗词为伴,不断磨练自己的文学技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意境深远,饱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洞察。但在当时,他的名声仅限于他所居住的那一小片地方,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时光荏苒,方干在孤独与寂寞中度过了一生。然而,在他去世后,他的诗作却逐渐被人们发现和传颂。人们惊叹于他的才华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开始纷纷赞赏和推崇他的作品。
许多文人墨客在研读了方干的诗作后,不禁为他生前未被重视而感到惋惜。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曾经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埋没在世间,而自己却没有及时发现和赏识。
这正应了那句“身后识方干”。就如同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一样,在生前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然而在他们离世之后,其价值和才华才被后人所认识和珍视。
比如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一生忠心爱国,却遭奸人诬陷,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在他生前,他的政治主张和爱国情怀并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但在他投江自尽后,他的《离骚》等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的爱国精神也被后世代代传颂。
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他辅佐刘备之时,虽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但也有不少人对他的策略和决策存在质疑。然而,在他去世后,他的忠诚和智慧成为了千古美谈,被后世视为忠臣和智者的典范。
方干的遭遇,让我们深思。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因为表面的现象或者固有的偏见,而忽略了那些真正有才华和价值的人呢?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发现和欣赏身边的人才,以免再次出现“身后识方干”这样的遗憾。
身后识方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