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几度势
成语拼音
- shěn jǐ dù shì
审几度势成语解释
-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他能够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做到审几度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凭借着审时度势的智慧,成就了一番伟业。
话说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有一个名叫苏代的谋士,他智慧超群,善于观察形势,为自己所效力的国家出谋划策。
当时,秦国日益强大,对周边各国虎视眈眈。韩国作为秦国的邻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韩王为此忧心忡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张与秦国决一死战,有的则建议向秦国求和。在这混乱的局面中,苏代站了出来。
苏代对韩王说道:“大王,如今秦国兵强马壮,气势汹汹,若我们贸然与之开战,无疑是以卵击石。然而,轻易求和,也只会让秦国更加轻视我们,日后定会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韩王听了,紧皱眉头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苏代回答道:“臣以为,当下我们应当审几度势。秦国虽然强大,但它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我们韩国。其他各国也都对秦国的扩张心存警惕。我们可以派出使者,游说其他各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如此一来,秦国面对众多联合起来的国家,也会有所忌惮。”
韩王采纳了苏代的建议,派他作为使者前往各国。苏代不辞辛劳,凭借着他的巧舌如簧和对局势的精准分析,成功地说服了赵国、魏国等国家。各国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秦国得知各国结盟的消息后,果然不敢轻易出兵攻打韩国。韩王对苏代的审几度势之能赞不绝口,而苏代也因此声名远扬。
后来,在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同样展现出了审几度势的高超智慧。在刘邦与项羽的多次交锋中,张良总能根据双方的兵力、士气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为刘邦制定出最为合适的战略。
当刘邦在鸿门宴上陷入危险时,张良冷静地分析局势,巧妙周旋,帮助刘邦成功脱险。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张良又建议刘邦拉拢各方势力,分化项羽的阵营,最终使得刘邦能够战胜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审几度势,乃是一种在复杂局势中洞察先机、把握机遇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立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审几度势-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