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发冢
成语拼音
- shī shū fà zhǒng
诗书发冢成语解释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典故出处
-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看似饱读诗书,行为却令人不齿,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简直就是诗书发冢。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柳文的书生。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对诗书充满了热爱,且天赋极高,过目不忘,出口成章。
柳文的家族一直以诗书传家,家中藏书丰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道中落,到了柳文这一代,生活已然变得颇为拮据。
尽管生活艰难,但柳文从未放弃对诗书的追求。他日夜苦读,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重振家族的声誉。
有一日,柳文偶然得知,在一座古老的陵墓中,据说藏有无价的古籍宝典。这个消息让他心动不已,他深知若能得到这些宝典,自己的学问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在欲望的驱使下,柳文决定冒险前往陵墓探寻。当他踏入那阴森的陵墓时,心中也曾有过一丝犹豫和恐惧,但对诗书的极度渴望最终战胜了一切。
经过一番波折,柳文终于在陵墓的深处找到了那些珍贵的古籍。他兴奋不已,如获至宝。然而,他的行为却触犯了道德和律法。
回到家中,柳文日夜研读这些得来的古籍,学问确实日益精进。他凭借着这些知识,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人们对他的才华称赞有加。
可柳文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安宁。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自己在陵墓中的所作所为,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当地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听闻了柳文的事迹后,长叹一声道:“柳文此举,虽获诗书,却如‘诗书发冢’一般,以不正当的手段追求学问,实在是有违正道。”
柳文听闻老者的评价,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他深知自己的错误,决定将那些古籍归还原处,并向官府自首。
经过此事,柳文终于明白,真正的学问应该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去获取,而非通过这种违背道德和律法的手段。
从此,柳文改过自新,更加刻苦地钻研学问,最终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的事迹也警示着后人,不可为了追求知识而不择手段。
诗书发冢-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