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
成语拼音
- qí mào bù yáng
其貌不扬成语解释
- 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典故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成语典故
- 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成语造句
- 他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卓越的才华。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个名叫李四的年轻人。李四身材矮小,相貌普通,放在人群中丝毫不起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其貌不扬。
然而,李四却有着一颗无比聪慧和善良的心。他勤奋好学,对知识充满了渴望。虽然因为外貌的缘故,很多人一开始并不在意他,但他从不气馁。
有一次,镇上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他准备在这里开办学堂,教授学生们知识和道理。许多人因为李四的相貌而劝老先生不要收下他,觉得他这样其貌不扬的人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老先生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并不以貌取人,在观察了李四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他眼中对知识的炽热光芒,毅然决定收下李四为学生。
在学堂里,李四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每一个知识点,常常挑灯夜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四的学识日益增长,他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
有一年,小镇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陷入了困境。李四看到大家的痛苦,心中十分焦急。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仔细研究天气和地理,提出了一些应对旱灾的办法。尽管一开始人们对他的建议半信半疑,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是那个其貌不扬的李四,但最终大家还是决定试一试。
令人惊喜的是,李四的办法竟然真的奏效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旱灾的影响逐渐减轻,小镇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正常。从那以后,人们对李四刮目相看,不再因为他的外貌而轻视他,而是敬佩他的智慧和才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绝不能仅仅通过外貌来判断。就如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他也是相貌丑陋,但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才能。我们应该像那位老先生一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内在美的眼睛,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能因为一个人其貌不扬,就轻易否定他的一切,也许在那平凡的外表下,正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貌不扬-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