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微见几

成语拼音

shí wēi jiàn jǐ

识微见几成语解释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他总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提前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谓是识微见几。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智慧,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识微见几,从而成就一番伟业。 西汉时期,霍光作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肩负着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的重任。当时,汉室政权面临着诸多内外挑战。 霍光为人沉稳谨慎,他时刻关注着朝廷内外的细微变化。在一次匈奴遣使前来议和时,霍光通过使者的言辞和神态,察觉到匈奴可能并非真心求和,而是在暗中谋划其他阴谋。他没有被表面的和平假象所迷惑,而是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并暗中派出探子搜集更多情报。 在朝廷内部,一些大臣为了争夺权力,结党营私。霍光从一些官员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了他们的不轨之心。比如,某位大臣突然频繁地与其他势力接触,或者在一些决策上表现出异常的急切和强硬。霍光通过这些细微的迹象,判断出他们可能在策划一场政治阴谋。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这些大臣企图发动政变,推翻汉昭帝的统治。然而,由于霍光提前识微见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迅速平息了这场叛乱,稳固了汉室江山。 又如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曹操的兵力远远少于袁绍,但曹操善于观察和分析局势。他从袁绍军队的粮草运输、士兵的士气以及将领之间的微妙矛盾等细节中,看出了袁绍军队的破绽。 曹操的谋士荀彧也提醒他,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内部矛盾重重,指挥不当。曹操凭借着这种识微见几的能力,果断地采取奇袭乌巢的策略,烧毁了袁绍的粮草,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识微见几并非是一种天赋,而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和经验积累所培养出来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如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具备识微见几的智慧,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把握机遇,成就非凡的事业。

识微见几-成语图片

识微见几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