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微見幾
成語拼音
- shí wēi jiàn jǐ
識微見幾成語解釋
- 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認識和察見事物的本質和發展。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中,他總能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提前做出準確的判斷,可謂是識微見幾。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憑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智慧,在風雲變幻的局勢中識微見幾,從而成就一番偉業。
西漢時期,霍光作爲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肩負着輔佐年幼的漢昭帝劉弗陵的重任。當時,漢室政權面臨着諸多內外挑戰。
霍光爲人沉穩謹慎,他時刻關注着朝廷內外的細微變化。在一次匈奴遣使前來議和時,霍光通過使者的言辭和神態,察覺到匈奴可能並非真心求和,而是在暗中謀劃其他陰謀。他沒有被表面的和平假象所迷惑,而是加強了邊疆的防禦,並暗中派出探子蒐集更多情報。
在朝廷內部,一些大臣爲了爭奪權力,結黨營私。霍光從一些官員日常的言行舉止中,發現了他們的不軌之心。比如,某位大臣突然頻繁地與其他勢力接觸,或者在一些決策上表現出異常的急切和強硬。霍光通過這些細微的跡象,判斷出他們可能在策劃一場政治陰謀。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這些大臣企圖發動政變,推翻漢昭帝的統治。然而,由於霍光提前識微見幾,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迅速平息了這場叛亂,穩固了漢室江山。
又如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曹操的兵力遠遠少於袁紹,但曹操善於觀察和分析局勢。他從袁紹軍隊的糧草運輸、士兵的士氣以及將領之間的微妙矛盾等細節中,看出了袁紹軍隊的破綻。
曹操的謀士荀彧也提醒他,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內部矛盾重重,指揮不當。曹操憑藉着這種識微見幾的能力,果斷地採取奇襲烏巢的策略,燒燬了袁紹的糧草,最終以少勝多,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識微見幾並非是一種天賦,而是通過長期的觀察、思考和經驗積累所培養出來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感知,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從而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正如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只有具備識微見幾的智慧,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把握機遇,成就非凡的事業。
識微見幾-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