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辱
成语拼音
-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士可杀不可辱成语解释
-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典故出处
- 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成语典故
- 鏊谓谨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明史·王鏊传》
成语造句
-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因为他深知士可杀不可辱,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和信念。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将领。李陵出身将门,自幼习武,熟读兵书,心怀报国之志。
当时,汉朝与匈奴战事频繁。李陵主动请缨,率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他们深入敌境,奋勇作战,起初战绩斐然。然而,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李陵的部队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
尽管李陵和他的士兵们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李陵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匈奴,以保全性命。
消息传到汉朝,汉武帝龙颜大怒,朝堂之上,群臣纷纷指责李陵叛国投敌,罪不可赦。唯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认为李陵以区区五千步兵对抗匈奴数万铁骑,虽败犹荣,其投降或许是权宜之计,以待日后寻机归汉。
然而,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开脱,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处以宫刑。
遭受宫刑的司马迁,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撰写《史记》的志向。在狱中,他忍辱负重,想起了那些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他们坚守信念,宁死不屈。
他想到了比干,因直言进谏被商纣王剖心;想到了伍子胥,因忠言被吴王夫差赐死。这些忠臣义士,宁愿为了正义和尊严付出生命,也绝不忍受侮辱和冤屈。
司马迁深知“士可杀不可辱”的真谛,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志士,生命可以被剥夺,但尊严和信念绝不能被践踏。他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用文字捍卫了真理和正义。
李陵虽保全了性命,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争议和骂名。而司马迁,虽遭受奇耻大辱,却因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和尊重。
“士可杀不可辱”,这一信念贯穿了中国历史的长河,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士可杀不可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