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殺不可辱

成語拼音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士可殺不可辱成語解釋

指士子寧可死,也不願受污辱。

典故出處

語出《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成語典故

鏊謂謹曰‘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明史·王鏊傳》

成語造句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寧死不屈,因爲他深知士可殺不可辱,堅決捍衛自己的尊嚴和信念。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中國,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將領。李陵出身將門,自幼習武,熟讀兵書,心懷報國之志。 當時,漢朝與匈奴戰事頻繁。李陵主動請纓,率領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他們深入敵境,奮勇作戰,起初戰績斐然。然而,在一次戰鬥中,由於寡不敵衆,李陵的部隊被匈奴大軍重重包圍。 儘管李陵和他的士兵們拼死抵抗,但最終還是無力迴天。李陵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匈奴,以保全性命。 消息傳到漢朝,漢武帝龍顏大怒,朝堂之上,羣臣紛紛指責李陵叛國投敵,罪不可赦。唯有司馬遷爲李陵辯護,司馬遷認爲李陵以區區五千步兵對抗匈奴數萬鐵騎,雖敗猶榮,其投降或許是權宜之計,以待日後尋機歸漢。 然而,漢武帝卻認爲司馬遷是在爲李陵開脫,一怒之下,將司馬遷處以宮刑。 遭受宮刑的司馬遷,身心遭受巨大創傷,但他並未因此放棄撰寫《史記》的志向。在獄中,他忍辱負重,想起了那些歷史上的仁人志士,他們堅守信念,寧死不屈。 他想到了比干,因直言進諫被商紂王剖心;想到了伍子胥,因忠言被吳王夫差賜死。這些忠臣義士,寧願爲了正義和尊嚴付出生命,也絕不忍受侮辱和冤屈。 司馬遷深知“士可殺不可辱”的真諦,他認爲一個真正的志士,生命可以被剝奪,但尊嚴和信念絕不能被踐踏。他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用文字捍衛了真理和正義。 李陵雖保全了性命,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爭議和罵名。而司馬遷,雖遭受奇恥大辱,卻因其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贏得了後人的敬仰和尊重。 “士可殺不可辱”,這一信念貫穿了中國歷史的長河,激勵着無數仁人志士爲了正義和尊嚴,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士可殺不可辱-成語圖片

士可殺不可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