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齐事楚

成语拼音

shì qí shì chǔ

事齐事楚成语解释

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复杂的局势中,他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仿佛面临着事齐事楚的困境。

成语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局势动荡不安。有一个小国,其君主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这个小国位于两个强大的诸侯国之间,一边是齐国,国富兵强,威震四方;另一边是楚国,地大物博,实力雄厚。 小国的君主深知,稍有不慎,国家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日夜忧虑,苦思应对之策。 起初,他试图在两国之间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然而,这种策略并未能持续太久。齐国派出使者,以强硬的态度要求小国向其称臣纳贡,并承诺给予一定的保护。楚国得知后,同样派遣使者前来,威胁小国若不与其结盟,将面临灭顶之灾。 小国的朝堂上,大臣们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一派主张事齐,认为齐国的实力更为强大,依靠齐国或许能保一时平安;另一派则坚持事楚,觉得楚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君主犹豫不决,他深知事齐可能得罪楚国,事楚又会触怒齐国,无论选择哪一方,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就在君主左右为难之时,一位睿智的老臣站了出来。他说道:“吾王,事齐事楚,皆非长久之计。齐国虽强,但其霸主之心昭然若揭,对附属国多有苛刻要求;楚国虽大,但其内部纷争不断,难以全力庇护我国。若一味依附他国,我国终将失去自主之权,沦为他国的附庸。唯有自强不息,发展国力,广纳贤才,方可在这乱世中立足。” 君主听后,恍然大悟。他决定不再在事齐事楚之间摇摆不定,而是在国内推行改革,鼓励农桑,加强军事训练,选拔有才能的官员。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小国逐渐强大起来。虽然依旧面临着齐国和楚国的压力,但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弱小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艰难的抉择时,依靠他人并非长久之计,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站稳脚跟。

事齐事楚-成语图片

事齐事楚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