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齊事楚

成語拼音

shì qí shì chǔ

事齊事楚成語解釋

事侍奉;齊、楚春秋時兩大強國。依附齊國呢?還是依附楚國?比喻處在兩強之間,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典故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複雜的局勢中,他左右爲難,不知該如何抉擇,彷彿面臨着事齊事楚的困境。

成語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小國,其君主面臨着艱難的抉擇。 這個小國位於兩個強大的諸侯國之間,一邊是齊國,國富兵強,威震四方;另一邊是楚國,地大物博,實力雄厚。 小國的君主深知,稍有不慎,國家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日夜憂慮,苦思應對之策。 起初,他試圖在兩國之間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然而,這種策略並未能持續太久。齊國派出使者,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小國向其稱臣納貢,並承諾給予一定的保護。楚國得知後,同樣派遣使者前來,威脅小國若不與其結盟,將面臨滅頂之災。 小國的朝堂上,大臣們分爲兩派,爭論不休。一派主張事齊,認爲齊國的實力更爲強大,依靠齊國或許能保一時平安;另一派則堅持事楚,覺得楚國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君主猶豫不決,他深知事齊可能得罪楚國,事楚又會觸怒齊國,無論選擇哪一方,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就在君主左右爲難之時,一位睿智的老臣站了出來。他說道:“吾王,事齊事楚,皆非長久之計。齊國雖強,但其霸主之心昭然若揭,對附屬國多有苛刻要求;楚國雖大,但其內部紛爭不斷,難以全力庇護我國。若一味依附他國,我國終將失去自主之權,淪爲他國的附庸。唯有自強不息,發展國力,廣納賢才,方可在這亂世中立足。” 君主聽後,恍然大悟。他決定不再在事齊事楚之間搖擺不定,而是在國內推行改革,鼓勵農桑,加強軍事訓練,選拔有才能的官員。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小國逐漸強大起來。雖然依舊面臨着齊國和楚國的壓力,但已不再是任人擺佈的弱小之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艱難的抉擇時,依靠他人並非長久之計,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中站穩腳跟。

事齊事楚-成語圖片

事齊事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