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经达权

成语拼音

shǒu jīng dá quán

守经达权成语解释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典故出处

《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宋史·洪迈传》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成语典故

姑娘,不必动气了,我方才是一时迂执,守经而不能达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成语造句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他能够灵活应对,既遵循原则,又懂得守经达权,从而顺利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守经达权”的真谛。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恪,是唐朝的一位官员。李恪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对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有着坚定的信仰。 在李恪初入仕途时,被任命为地方县令。当时,他所管辖的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农田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按照朝廷的律法,遇到这样的天灾,应当及时上报,并等待朝廷的旨意和援助。然而,上报的流程繁琐,一来一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百姓们已经等不及了。 李恪深知,如果一味地遵循律法,按部就班地等待朝廷的指示,百姓们将会饿死无数。在这艰难的抉择面前,他决定“守经达权”。他坚守着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这一根本原则,同时灵活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他一方面迅速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让百姓们能够暂时填饱肚子;另一方面,他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以图从根本上解决旱灾的问题。 此举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保守的官员认为李恪违反了朝廷的律法,应当受到惩处。但李恪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是符合道义的。 幸运的是,当消息传到朝廷,皇帝不仅没有怪罪李恪,反而对他的果敢和智慧大为赞赏。皇帝深知,李恪的行为虽然看似违背了律法的形式,但其出发点和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是对律法精神的真正践行。 在后来的日子里,李恪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时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棘手的问题,但他始终牢记“守经达权”的道理。在坚守正道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福祉,也赢得了百姓们的衷心爱戴。 李恪的故事告诉我们,“守经达权”并非是对原则的抛弃,而是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以达到最佳的结果。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真正的君子在面对天下之事时,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做,关键在于是否符合道义。李恪正是以其智慧和勇气,在坚守道义的前提下,灵活变通,成就了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

守经达权-成语图片

守经达权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