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来土掩

成语拼音

shuǐ lái tǔ yǎn

水来土掩成语解释

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不必惊慌,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定能找到应对之策。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常年遭受着外敌的侵扰。边疆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时刻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这个国度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名叫李毅。他出身贫寒,但自幼胸怀大志,熟读兵书,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年,敌国再次集结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边境逼近。李毅临危受命,率领着士兵们奔赴前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李毅沉着冷静,丝毫不惧。 敌军一开始采取了猛烈的攻击,试图一举冲破防线。他们的骑兵如疾风骤雨般冲锋,喊杀声震天动地。然而,李毅深知敌军的优势在于冲锋的迅猛,而自己的士兵们则擅长坚守阵地。于是,他迅速下令,让士兵们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利用地形优势,准备迎敌。 当敌军的骑兵冲至阵前时,遭遇了李毅部队设置的陷阱和障碍,冲锋的势头顿时受挫。李毅指挥士兵们以强弩射击,给予敌军迎头痛击。敌军见冲锋无果,便改变战术,试图用火攻来摧毁防线。 面对敌军的火攻,李毅早有防备。他命令士兵们迅速取水灭火,同时组织兵力反击。就这样,敌军的一次次进攻都被李毅巧妙地化解。 在一次敌军的大规模进攻中,李毅亲自上阵,鼓舞士气。他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决不能让敌军踏入一步!无论敌军使出何种手段,我们都有水来土掩的决心和勇气!”士兵们深受鼓舞,个个奋勇杀敌。 经过数日的激战,敌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最终,在李毅的英明指挥下,敌军被击退,边境重新恢复了安宁。 李毅和他的士兵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地抵御了外敌的入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来土掩”的精神,展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不退缩、积极应对的勇气和决心。也正因如此,李毅的名字成为了这个国度的英雄象征,被人们传颂千古。

水来土掩-成语图片

水来土掩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