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红贯朽
成语拼音
- sù hóng guàn xiǔ
粟红贯朽成语解释
-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典故出处
- 《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那个封建时代,达官贵人生活奢靡,粮仓里堆满了粮食,钱库里的钱财多得粟红贯朽。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名为大梁。大梁国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商业贸易极为发达。
当时,大梁国的一位富商名叫赵崇。赵崇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果断的决策,在短短几年内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他的仓库中堆满了粮食,那粟米堆积如山,颜色红亮,保存完好。
与此同时,大梁国的朝廷中,一些官员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他们将从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来的财富据为己有,生活极度奢靡。这些官员的家中,钱财多得用不完,穿钱的绳索都腐朽断裂,铜钱散落一地,却无人理会。
而普通百姓们却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面对这样的社会不公,有一位名叫李义的年轻书生,心怀正义,决心要为百姓发声。
李义四处走访,收集证据,将那些贪官污吏的罪行一一记录下来。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呈递给了大梁国的皇帝。皇帝起初并不相信李义的言辞,认为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然而,当皇帝亲自微服私访,看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以及赵崇等富商的奢华和官员们的贪婪无耻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皇帝大怒,下令彻查此事。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纷纷被绳之以法,他们的财产被没收,用于救济贫困的百姓。赵崇等富商也被要求拿出一部分财富,用于修建水利工程、道路桥梁,以造福于民。
经过一番整顿,大梁国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改善。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粟红贯朽”的现象,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百姓却生活困苦,那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只有公平分配财富,让百姓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正如《汉书》中所云:“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也警示着后世的统治者和人们,要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和浪费,让社会的发展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粟红贯朽-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