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紅貫朽

成語拼音

sù hóng guàn xiǔ

粟紅貫朽成語解釋

粟小米;紅指腐爛變質;貫穿線的繩子;朽腐爛。穀子變色了,錢串子損壞了。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

典故出處

《漢書·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封建時代,達官貴人生活奢靡,糧倉裏堆滿了糧食,錢庫裏的錢財多得粟紅貫朽。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名爲大梁。大梁國物產豐富,百姓安居樂業,商業貿易極爲發達。 當時,大梁國的一位富商名叫趙崇。趙崇憑藉着自己敏銳的商業頭腦和果斷的決策,在短短几年內積累了鉅額的財富。他的倉庫中堆滿了糧食,那粟米堆積如山,顏色紅亮,保存完好。 與此同時,大梁國的朝廷中,一些官員貪污腐敗,搜刮民脂民膏。他們將從百姓那裏巧取豪奪來的財富據爲己有,生活極度奢靡。這些官員的家中,錢財多得用不完,穿錢的繩索都腐朽斷裂,銅錢散落一地,卻無人理會。 而普通百姓們卻過着艱苦的生活,他們辛勤勞作,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面對這樣的社會不公,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年輕書生,心懷正義,決心要爲百姓發聲。 李義四處走訪,收集證據,將那些貪官污吏的罪行一一記錄下來。他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摺,呈遞給了大梁國的皇帝。皇帝起初並不相信李義的言辭,認爲這只是他的一面之詞。 然而,當皇帝親自微服私訪,看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以及趙崇等富商的奢華和官員們的貪婪無恥後,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皇帝大怒,下令徹查此事。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紛紛被繩之以法,他們的財產被沒收,用於救濟貧困的百姓。趙崇等富商也被要求拿出一部分財富,用於修建水利工程、道路橋樑,以造福於民。 經過一番整頓,大梁國的社會風氣逐漸好轉,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改善。這個故事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了“粟紅貫朽”的現象,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大多數百姓卻生活困苦,那麼必然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和動盪。只有公平分配財富,讓百姓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正如《漢書》中所云:“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這也警示着後世的統治者和人們,要關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避免財富的過度集中和浪費,讓社會的發展能夠惠及每一個人。

粟紅貫朽-成語圖片

粟紅貫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