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物赋形
成语拼音
- suí wù fù xíng
随物赋形成语解释
- 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让水随物赋形,在山谷中形成潺潺溪流,在悬崖处化作飞瀑直下。
成语故事
-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文学大家苏轼,他的文学造诣极高,在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苏轼曾在多地为官,每到一处,他都用心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民生疾苦。有一次,苏轼被派往一处水患频发之地。那里的河流常常泛滥,淹没农田,冲毁房屋,百姓苦不堪言。
苏轼到达后,没有匆忙地采取常规的治水方法,而是先仔细观察河流的走势、地形的高低起伏以及周边的环境。他每日亲自沿着河岸巡查,与当地的百姓交流,了解历年水患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苏轼发现此处的治水不能简单地筑堤阻拦,而需要因势利导。他根据河流的自然走向和地形特点,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治水方案。
他指挥百姓挖掘新的河道,拓宽狭窄之处,加高加固薄弱的堤岸,巧妙地引导水流,使其能够顺畅地流淌,减少了洪水泛滥的危害。
苏轼的治水策略,正体现了“随物赋形”的智慧。他没有固执地套用既定的模式,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方法,就如同水一样,遇到不同的物体和环境,能够自然地适应并改变形状。
在文学创作上,苏轼同样秉持着“随物赋形”的理念。他主张写作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套路,而应根据所描写的对象和主题,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他的诗词文章,风格多样,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细腻,皆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苏轼的一生,无论是为官理政,还是文学创作,都展现了“随物赋形”的精神。他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做出最合适的决策和表达。这种智慧和精神,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所钦佩,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随物赋形-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