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手缩脚

成语拼音

suō shǒu suō jiǎo

缩手缩脚成语解释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典故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总是顾虑重重,不能放开手脚去做,显得缩手缩脚。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赵三的年轻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父母辛勤劳作,只为让他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三从小就聪明伶俐,但性格却有些懦弱,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三到了可以独自谋生的年纪。 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位商人,想要收购一批特色的农产品。赵三家里正好有不少符合要求的货物,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然而,当他看到其他村民纷纷积极地与商人洽谈交易时,赵三却缩手缩脚,心里不停地犯嘀咕:“万一我的货物不符合商人的要求怎么办?万一价格谈不拢怎么办?” 就这样,赵三犹豫再三,始终不敢上前与商人交流。最终,其他村民成功地完成了交易,赚得了丰厚的报酬,而赵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心中懊悔不已。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组织了一次去远方城镇的贸易活动。赵三原本也想参与,可是一想到路途遥远,可能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困难和风险,他又开始缩手缩脚,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 而那些勇敢参与的村民,在城镇里开拓了新的市场,不仅赚了钱,还增长了见识。 赵三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语重心长地对赵三说:“孩子,人生就像一场冒险,如果你总是缩手缩脚,害怕尝试,那么再好的机会也会从你身边溜走。” 赵三听了父母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自己一次次因为胆小怯懦而错失的机会,终于决定要改变自己。 后来,村里要选拔一位年轻的代表去参加镇上的农业技术培训。赵三这次没有再犹豫,他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他积极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缩手缩脚。最终,他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回到村里带领大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机会和挑战时,切不可缩手缩脚,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抓住成功的机遇。正如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尝试,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

缩手缩脚-成语图片

缩手缩脚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