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手縮腳
成語拼音
- suō shǒu suō jiǎo
縮手縮腳成語解釋
- 由於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也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
典故出處
-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是顧慮重重,不能放開手腳去做,顯得縮手縮腳。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趙三的年輕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父母辛勤勞作,只爲讓他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趙三從小就聰明伶俐,但性格卻有些懦弱,做事情總是瞻前顧後,放不開手腳。隨着年齡的增長,趙三到了可以獨自謀生的年紀。
有一次,村裏來了一位商人,想要收購一批特色的農產品。趙三家裏正好有不少符合要求的貨物,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絕佳的賺錢機會。然而,當他看到其他村民紛紛積極地與商人洽談交易時,趙三卻縮手縮腳,心裏不停地犯嘀咕:“萬一我的貨物不符合商人的要求怎麼辦?萬一價格談不攏怎麼辦?”
就這樣,趙三猶豫再三,始終不敢上前與商人交流。最終,其他村民成功地完成了交易,賺得了豐厚的報酬,而趙三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機會溜走,心中懊悔不已。
又過了一段時間,村裏組織了一次去遠方城鎮的貿易活動。趙三原本也想參與,可是一想到路途遙遠,可能會遇到各種未知的困難和風險,他又開始縮手縮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次機會。
而那些勇敢參與的村民,在城鎮裏開拓了新的市場,不僅賺了錢,還增長了見識。
趙三的父母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們語重心長地對趙三說:“孩子,人生就像一場冒險,如果你總是縮手縮腳,害怕嘗試,那麼再好的機會也會從你身邊溜走。”
趙三聽了父母的話,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自己一次次因爲膽小怯懦而錯失的機會,終於決定要改變自己。
後來,村裏要選拔一位年輕的代表去參加鎮上的農業技術培訓。趙三這次沒有再猶豫,他鼓起勇氣報名參加。在培訓過程中,他積極學習,不再像以前那樣縮手縮腳。最終,他掌握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回到村裏帶領大家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機會和挑戰時,切不可縮手縮腳,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才能抓住成功的機遇。正如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於嘗試,勇往直前,纔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一番事業。
縮手縮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