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
成语拼音
- tài ē dào chí
太阿倒持成语解释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典故出处
-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权力的争斗中,他因轻信他人而导致局面失控,犹如太阿倒持,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名叫睿王。睿王统治的国家起初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睿王渐渐被身边的谄媚之臣所迷惑。这些臣子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断地向睿王进献各种新奇的玩物和奢侈的享受,使得睿王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国家政事开始疏忽。
睿王有一位极为信任的大臣,名叫李佞。李佞表面上对睿王忠心耿耿,实则心怀叵测。他利用睿王对他的信任,逐渐掌握了朝中的大权。他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各个重要职位上,排斥那些真正忠诚且有才能的大臣。
睿王对此却毫无察觉,依旧对李佞言听计从。甚至在一些关键的决策上,睿王也完全听从李佞的意见,将国家的重要权力拱手相让。
就在这时,周边的敌国看到了这个国家内部的混乱和权力的失衡,纷纷蠢蠢欲动,企图侵略。
国家的边境频频传来警报,百姓们生活在恐慌之中。一些忠诚的大臣们心急如焚,纷纷向睿王进谏,希望他能够重新振作,收回权力,整顿朝纲,抵御外敌。
可是,睿王已经深陷李佞的迷惑之中,对这些忠言充耳不闻。他依旧将国家大事交由李佞处理,自己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终于,敌国大军压境,国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而此时的李佞,看到局势不妙,竟然想要带着搜刮来的财富逃跑。
睿王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国家的权力已经被李佞掌控,军队也被他搞得人心涣散,毫无战斗力。
这就如同“太阿倒持”,本应握在睿王手中的权力之剑,却被他亲手交给了奸臣,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权力必须掌握在贤明且有担当的人手中,切不可随意交付他人,否则必将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正如古人云:“为政者,当以天下为公,不可因私废公,否则必致祸乱。”我们应当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谨慎对待权力,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太阿倒持-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