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
成語拼音
- tài ē dào chí
太阿倒持成語解釋
- 倒拿着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典故出處
- 《漢書·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爲漢驅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權力的爭鬥中,他因輕信他人而導致局面失控,猶如太阿倒持,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名叫睿王。睿王統治的國家起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睿王漸漸被身邊的諂媚之臣所迷惑。這些臣子們爲了謀取私利,不斷地向睿王進獻各種新奇的玩物和奢侈的享受,使得睿王逐漸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對國家政事開始疏忽。
睿王有一位極爲信任的大臣,名叫李佞。李佞表面上對睿王忠心耿耿,實則心懷叵測。他利用睿王對他的信任,逐漸掌握了朝中的大權。他安插自己的親信在各個重要職位上,排斥那些真正忠誠且有才能的大臣。
睿王對此卻毫無察覺,依舊對李佞言聽計從。甚至在一些關鍵的決策上,睿王也完全聽從李佞的意見,將國家的重要權力拱手相讓。
就在這時,周邊的敵國看到了這個國家內部的混亂和權力的失衡,紛紛蠢蠢欲動,企圖侵略。
國家的邊境頻頻傳來警報,百姓們生活在恐慌之中。一些忠誠的大臣們心急如焚,紛紛向睿王進諫,希望他能夠重新振作,收回權力,整頓朝綱,抵禦外敵。
可是,睿王已經深陷李佞的迷惑之中,對這些忠言充耳不聞。他依舊將國家大事交由李佞處理,自己繼續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終於,敵國大軍壓境,國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機。而此時的李佞,看到局勢不妙,竟然想要帶着搜刮來的財富逃跑。
睿王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此時已經爲時已晚,國家的權力已經被李佞掌控,軍隊也被他搞得人心渙散,毫無戰鬥力。
這就如同“太阿倒持”,本應握在睿王手中的權力之劍,卻被他親手交給了奸臣,最終導致了國家的災難。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權力必須掌握在賢明且有擔當的人手中,切不可隨意交付他人,否則必將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正如古人云:“爲政者,當以天下爲公,不可因私廢公,否則必致禍亂。”我們應當從這個故事中汲取教訓,謹慎對待權力,以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太阿倒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