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过其实

成语拼音

tán guò qí shí

谈过其实成语解释

犹言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切不可主观臆断,盲目地认为对方谈过其实。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小就熟读兵书,每每与人谈论兵法战略,总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周围的人都对他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 然而,赵括的父亲赵奢却深知儿子的问题所在。赵奢虽然认可赵括在兵法理论上的造诣,但他清楚地明白,战争绝非仅仅是纸上谈兵。赵奢多次告诫赵括,实战与理论有着天壤之别,切不可盲目自信。 后来,秦国进攻赵国,廉颇奉命抵御秦军。廉颇深知秦军强大,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坚守阵地,不与秦军正面交锋。秦军久攻不下,于是想出了反间计,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小畏战,不敢出击,而秦军最害怕的是赵括。 赵王听信了谣言,决定撤下廉颇,任用赵括为将。赵括走马上任,完全抛弃了廉颇的防守策略,他自认为熟读兵书,深谙兵法,对秦军的情况不屑一顾,信誓旦旦地要主动出击,一举击败秦军。 但当赵括率领赵军与秦军交战时,才发现战争的实际情况与他所想象的大相径庭。秦军佯装败退,诱使赵括率军深入,然后截断了赵军的粮草补给,将赵军重重包围。赵括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为时已晚。最终,赵括所率领的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赵括便是那谈过其实之人,他虽然在谈论兵法时表现出色,但其实际的作战能力却远远不足。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最终导致了惨痛的失败。 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切不可仅凭空谈和理论就自以为是,真正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检验。只有脚踏实地,结合实际情况,才能避免像赵括那样谈过其实,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

谈过其实-成语图片

谈过其实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