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之末

成语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秋毫之末成语解释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成语造句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看似秋毫之末的细节,因为往往这些小细节可能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非常睿智,他善于倾听大臣们的意见,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工匠,他技艺精湛,能打造出各种精美的物品。一天,这位工匠得到了一块珍贵的玉石,他决定用这块玉石打造一件举世无双的作品。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雕琢,终于完成了一件巧夺天工的玉器。 这件玉器极其精致,细微之处都处理得完美无瑕。当这件玉器被呈献给君主时,君主对它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然而,有一位大臣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这位大臣对君主说:“陛下,这件玉器固然精美,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华丽,而忽略了一些细微之处。就像我们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只关注那些重大的事务,而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视而不见。有时候,那些看似如秋毫之末的小事,也可能会引发巨大的影响。” 君主听了大臣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曾经有一次,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从那以后,君主更加注重细节,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琐事,他都认真对待。 他开始派遣官员去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哪怕是一些细微的问题,他也要求官员们如实汇报并妥善解决。同时,在国家的治理政策上,他也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整和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君主的爱戴也日益深厚。而那位大臣的话也被人们铭记在心,提醒着大家不要轻视任何看似微小的事情。 正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说:“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意思是眼力能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大事,而忽略了那些看似细微的小事。有时候,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大局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如同这个国家的君主一样,因为重视了那些“秋毫之末”,最终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

秋毫之末-成语图片

秋毫之末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