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形灭影
成语拼音
- tāo xíng miè yǐng
韬形灭影成语解释
- 指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典故出处
-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行事低调,尽量不引人注目,仿佛在努力做到韬形灭影,但还是难免会被一些细心的人所察觉。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庄公,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他的统治使得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位名叫子车的贤臣。子车心怀国家,屡次向卫庄公进谏,希望庄公能够改革弊政,施行仁政,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庄公非但不听子车的忠言,反而对他心生厌恶,认为子车是在故意挑战他的权威。
子车深知庄公已不可劝,继续直言进谏,只怕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他又不愿同流合污,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衰败。于是,他决定韬形灭影,隐退江湖。
子车离开宫廷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每日躬耕于田亩之间,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心中无悔,因为他远离了宫廷的纷争和险恶。
卫国的局势愈发糟糕,周边的诸侯国看到卫国的虚弱,纷纷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侵占卫国的土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而此时的庄公,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权力幻想中,对国家的危机毫无察觉。直到有一天,敌国的大军兵临城下,庄公才如梦初醒,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卫庄公想起了曾经直言进谏的子车。他派人四处寻找子车,希望子车能够出山相助,拯救卫国于危难之中。但子车早已心灰意冷,坚决不肯再次卷入宫廷的是非之中。
最终,卫国在庄公的错误统治下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子车虽然保住了自身的安危,但他心中的痛苦却难以言表。他常常望着曾经的国都方向,感慨万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统治者不能虚心纳谏,不能重视贤臣的建议时,国家就会陷入危机。而像子车这样的贤臣,选择韬形灭影,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是在黑暗局势下保全自身的明智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避免重蹈卫国的覆辙。
韬形灭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