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

成语拼音

qīng chū yú lán

青出于蓝成语解释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典故出处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成语典故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成语造句

他在绘画领域不断钻研努力,如今的技艺已然十分精湛,可谓是青出于蓝,甚至超越了他的老师。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耳的人,他学识渊博,对各种知识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李耳有一个学生,名叫荀况。荀况自幼聪慧好学,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跟随李耳学习,勤奋刻苦,日夜不辍。李耳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荀况也学得极为认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荀况逐渐成长起来,他不仅掌握了李耳所教授的知识,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开始对一些传统的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有一次,李耳和荀况一起探讨一个学术问题。荀况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这个观点让李耳眼前一亮,他意识到荀况已经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自己。李耳非常高兴,他对荀况说:“你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荀况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自己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养。他继续努力学习和钻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后来,荀况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形容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就像荀况和李耳的故事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学生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取得了更加卓越的成就。比如在文学领域,唐代的诗人在继承了前代诗歌的精华之后,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科学领域,后来的科学家们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知识和智慧是可以传承和发展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努力,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接纳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和突破,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人类的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青出于蓝-成语图片

青出于蓝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