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权达变
成语拼音
- tōng quán dá biàn
通权达变成语解释
-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典故出处
- 《后汉书·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成语典故
- 满朝大臣中没有一个人在做事干练和通权达变上能够比得杨嗣昌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成语造句
-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学会通权达变,以灵活的方式应对挑战,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
有一位名叫子产的政治家,他在郑国执政。当时郑国面临着诸多内外困境,子产深知若一味因循守旧,必然无法使国家摆脱危机。
在处理政务时,子产常常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策,而非拘泥于传统的规矩和制度。有一次,郑国遭遇了严重的洪灾,大片农田被淹,百姓颗粒无收。按照以往的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官府通常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然而,子产经过深思熟虑后,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没有直接发放粮食,而是组织百姓疏浚河道,修筑堤坝,同时鼓励他们在高地种植一些早熟的作物。许多官员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子产违背了常规的救灾之道。但子产解释道:“此次洪灾并非偶然,若只是发放粮食,虽能解一时之困,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改善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才能让百姓在未来免受洪灾之苦。”
又有一次,郑国的刑法条文不够清晰明确,导致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争议和不公。子产决定重新修订刑法,并将其铸在鼎上,公之于众。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保守的贵族强烈反对,认为这破坏了祖宗之法,会导致社会混乱。但子产不为所动,他坚信只有让百姓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子产的这些做法在当时饱受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国逐渐摆脱了困境,变得富强起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的实力也日益增强。
子产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我们需要通权达变。不能被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所束缚,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实现目标。正如《周易·系辞下》中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懂得变通,才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在发展中不断前进。
通权达变-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