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一意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yī yì
同心一意成语解释
- 指心志一致。
典故出处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成语典故
- 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明·李贽《代常通病僧告文》
成语造句
-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当摒弃杂念,像战士们一样勇往直前,同心一意去克服它。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时期,有两个诸侯国,分别是卫国和鲁国。卫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而鲁国则相对弱小,资源匮乏。
卫国的国君卫庄公,野心勃勃,妄图扩张领土,将目光瞄准了鲁国。鲁国国君鲁隐公深知卫国来势汹汹,战争一旦爆发,鲁国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大臣们商议对策。
在众多大臣中,有一位名叫展禽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为人正直,智慧超群,深受鲁隐公的信任。展禽向鲁隐公进言道:“国君,卫国此次来犯,我们切不可盲目迎战。卫国兵力强大,我们若正面交锋,胜算极小。但卫国的庄公好大喜功,国内的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我们应当团结国内的力量,同心一意,共抗外敌。”
鲁隐公听后,深以为然,决定按照展禽的建议行事。他首先下令在国内安抚百姓,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军队训练,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
在鲁国上下一心,积极备战的时候,卫国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然而,鲁国的百姓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所吓倒。他们纷纷自发地为军队提供物资支持,甚至有许多年轻人主动报名参军,保卫家园。
鲁国的将领们也深知此次战争的重要性,他们摒弃了以往的个人恩怨和利益纷争,同心一意地指挥作战。在战场上,鲁国的士兵们英勇无畏,相互配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卫国的军队原本以为鲁国不堪一击,却没想到遇到了如此顽强的抵抗。他们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而鲁国的军队则抓住时机,发起了反击。最终,鲁国成功地击退了卫国的侵略,保卫了自己的国家。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鲁国的百姓欢欣鼓舞,也让周边的诸侯国对鲁国刮目相看。而鲁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全国上下同心一意,共同抵御外敌。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同心一意战胜困难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当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中的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同心一意-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