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空言
成语拼音
- tuō yú kōng yán
托于空言成语解释
-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托于空言,而要切实行动起来去解决。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局势动荡不安。在一个名叫卫国的小国,有一位名叫卫鞅的志士。卫鞅心怀壮志,渴望能在这乱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当时的卫国,国势衰微,君主昏庸,贵族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卫鞅深知,若只是向君主和贵族们空口谈论改革的理想和计划,而无实际的行动和策略,一切都将只是托于空言,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
于是,卫鞅决定离开卫国,前往秦国寻找机会。他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秦国。在秦国,卫鞅通过各种途径,见到了秦孝公。
卫鞅向秦孝公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方略,孝公起初半信半疑,但卫鞅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滔滔不绝的雄辩,逐渐打动了孝公。然而,秦国的贵族们却对卫鞅的改革计划充满了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卫鞅的想法过于激进,可能会动摇秦国的根基。
面对重重阻力,卫鞅没有退缩。他深知,若此时放弃,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自己的理想也只能托于空言。他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向孝公进谏,请求孝公给予他足够的权力和时间,来推行改革。
孝公最终被卫鞅的诚意和决心所打动,决定支持他的改革。卫鞅得到孝公的支持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鼓励百姓耕织,加强中央集权。
在改革的过程中,卫鞅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不为外界的压力和干扰所动摇。经过多年的努力,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国势蒸蒸日上,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鞅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他的言辞和理论,而是通过切实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付诸实践,没有让一切成为托于空言的空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而空口白话,终究无法成就大事。
托于空言-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