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拼音
-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成语解释
-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典故出处
-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曹操出兵40万来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于是连夜修建。等魏军到时,船坞已修好,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成语造句
- 生活充满了变数,我们要懂得未雨绸缪,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
在一个名为卫国的国家中,有一位大臣名叫宁武子。他为人聪慧且极具远见卓识。当时,卫国的国君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的安逸与享乐,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缺乏规划。
宁武子多次进谏,劝国君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能只看到当下的平静而忽略了潜在的危机。然而,国君却不以为意,认为宁武子是在危言耸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对卫国虎视眈眈。而卫国由于长期疏于战备,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此时,国君才如梦初醒,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宁武子的建议。
宁武子深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他积极组织大臣们商讨应对之策。他们一方面加强国内的军事建设,招募士兵、训练军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试图与其他诸侯国结盟,以共同对抗强敌。
在宁武子等人的努力下,卫国逐渐稳住了阵脚。然而,由于之前的疏忽,卫国还是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一次与强敌的交战中,卫国军队遭遇了惨败。国内人心惶惶,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宁武子再次挺身而出,他安抚百姓,鼓励大家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卫国终于逐渐恢复了元气,重新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而那位曾经目光短浅的国君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开始重视国家的长远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安逸和顺利,而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正如古人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未雨绸缪,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容应对,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唐玄宗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后期却沉迷享乐,没有长远考虑国家的发展和潜在的危机,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由盛转衰。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时刻牢记这个道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