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敢苟同

成语拼音

wèi gǎn gǒu tóng

未敢苟同成语解释

不敢随便同意。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请你原谅,你的意见,我未敢苟同。

成语造句

对于他提出的这个观点,我经过深思熟虑,未敢苟同。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局势变幻莫测。 有一位名叫张仪的谋士,凭借其巧舌如簧和过人的谋略,在各国之间游走,试图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当时,秦国日渐强大,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张仪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来到了魏国。他向魏王进言,主张魏国与秦国结盟,称这样可以保魏国平安无事,甚至能带来诸多好处。 然而,魏国朝堂之上,有一位名叫公孙衍的大臣,对此却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公孙衍深知秦国的野心,他认为与秦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旦秦国得势,魏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公孙衍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指出张仪所言的种种弊端,并提出魏国应当联合其他五国,共同对抗秦国,才能保住魏国的独立和尊严。 张仪对于公孙衍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他目光短浅,不懂得审时度势。而公孙衍则坚决未敢苟同张仪的主张,他认为张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将魏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最终,魏王在张仪的巧言令色下,倾向于与秦国结盟。公孙衍悲愤交加,却无力改变魏王的决定。 不久之后,正如公孙衍所料,秦国在与魏国结盟后,逐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秦国不断向魏国提出苛刻的要求,甚至侵占了魏国的大片领土。 此时的魏王才如梦初醒,懊悔不已,想起公孙衍当初的忠言,可惜为时已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各种观点和建议时,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切不可盲目跟从,对于不合理的观点,要像公孙衍一样,未敢苟同,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未敢苟同-成语图片

未敢苟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