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敢苟同
成語拼音
- wèi gǎn gǒu tóng
未敢苟同成語解釋
- 不敢隨便同意。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請你原諒,你的意見,我未敢苟同。
成語造句
- 對於他提出的這個觀點,我經過深思熟慮,未敢苟同。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七國紛爭,局勢變幻莫測。
有一位名叫張儀的謀士,憑藉其巧舌如簧和過人的謀略,在各國之間遊走,試圖爲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當時,秦國日漸強大,對其他六國虎視眈眈。張儀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來到了魏國。他向魏王進言,主張魏國與秦國結盟,稱這樣可以保魏國平安無事,甚至能帶來諸多好處。
然而,魏國朝堂之上,有一位名叫公孫衍的大臣,對此卻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公孫衍深知秦國的野心,他認爲與秦國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一旦秦國得勢,魏國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於是,公孫衍在朝堂上慷慨陳詞,指出張儀所言的種種弊端,並提出魏國應當聯合其他五國,共同對抗秦國,才能保住魏國的獨立和尊嚴。
張儀對於公孫衍的觀點嗤之以鼻,認爲他目光短淺,不懂得審時度勢。而公孫衍則堅決未敢苟同張儀的主張,他認爲張儀不過是爲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將魏國置於危險的境地。
最終,魏王在張儀的巧言令色下,傾向於與秦國結盟。公孫衍悲憤交加,卻無力改變魏王的決定。
不久之後,正如公孫衍所料,秦國在與魏國結盟後,逐漸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秦國不斷向魏國提出苛刻的要求,甚至侵佔了魏國的大片領土。
此時的魏王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想起公孫衍當初的忠言,可惜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各種觀點和建議時,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切不可盲目跟從,對於不合理的觀點,要像公孫衍一樣,未敢苟同,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
未敢苟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