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文孙
成语拼音
- wén zǐ wén sūn
文子文孙成语解释
- 指周文王的子孙◇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典故出处
- 《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乿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都应努力传承,不辜负先人的期望,让自己成为合格的文子文孙。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在众多诸侯国中,有一个名叫蔡国的小国。
蔡国的君主蔡景侯,为人荒淫无道,行为举止毫无君王的风范。他的种种不当行为,引起了国内臣民的不满和怨愤。
蔡景侯的儿子蔡灵侯,本应从父亲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重振蔡国的声威。然而,蔡灵侯却未能如此。他继位之后,同样没有展现出一个贤明君主应有的品质和作为。
蔡灵侯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反而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国家的政务漠不关心。他不重视农业生产,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加强军事防御,使得蔡国在诸侯中的地位日益衰落。
而此时,楚国正日益强大,楚灵王野心勃勃,企图扩张领土。他看准了蔡国的虚弱和混乱,决定出兵攻打。
面对楚国的强大军队,蔡灵侯惊慌失措,毫无应对之策。蔡国的军队由于长期缺乏训练和装备,根本无法抵挡楚军的进攻。最终,蔡国被楚国轻易地攻破,蔡灵侯也成为了楚国的俘虏。
蔡国的覆灭,让蔡国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回顾蔡国的这段历史,从蔡景侯到蔡灵侯,他们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努力奋斗。正所谓“文子文孙”,本应有着良好的品德和才能,继承祖先的事业并发扬光大,然而他们却因自身的荒淫无道和昏庸无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和人民的苦难。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强烈的责任感,否则,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声誉和地位,更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
文子文孙-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