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伤其类
成语拼音
- wù shāng qí lèi
物伤其类成语解释
- 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典故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看到好友遭遇不幸后,他心中满是同情和感慨,不禁想到人生无常,自己或许也会有相似的境遇,正所谓物伤其类。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有两个相邻的小国——卫国和曹国。这两个国家实力相当,时常为了争夺资源和领土而发生冲突。
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是一个有勇无谋且刚愎自用的人。他一心想要扩张领土,不断发动战争,导致卫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曹国的国君曹共公虽然没有卫庄公那般好战,但也缺乏治理国家的才能,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较为薄弱。
有一年,卫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四处逃荒。卫庄公不仅没有想办法救灾,反而决定趁此机会攻打曹国,企图掠夺曹国的粮食和财富来缓解卫国的危机。于是,他率领着大军向曹国进发。
曹国得知卫国来犯,全国上下一片恐慌。曹共公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然而大臣们大多束手无策。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公孙强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主张坚决抵抗卫国的侵略。公孙强虽然有一腔热血,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
战争开始后,曹国的军队在卫国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公孙强亲自上阵指挥,却不幸中箭身亡。曹国的士兵们看到公孙强战死,士气更加低落,最终曹国的城池被卫国攻破。
卫庄公进入曹国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曹国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卫国的一位大臣名叫宁俞,他看到眼前的惨状,心中十分悲痛。他向卫庄公进谏说:“国君,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如此残暴地对待曹国的百姓,实在是不仁不义。况且,我们与曹国本是相邻的小国,如同唇齿相依,如今曹国遭受如此重创,日后我们卫国若遇到困难,又有谁会来帮助我们呢?正所谓物伤其类,看到曹国百姓的苦难,我们应该心生怜悯,而不是雪上加霜。”
然而,卫庄公根本听不进去宁俞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
没过几年,卫国又遭遇了外敌的入侵。这一次,周边的国家都因为卫庄公之前的暴行而对卫国的遭遇冷眼旁观,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伸出援手。卫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被外敌所灭。
卫庄公在逃亡的途中,想起了宁俞曾经说过的话,懊悔不已。但此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的贪婪和残暴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与自己相似或处境相近的人或事物时,应该怀有同情和怜悯之心,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否则最终可能会自食恶果。因为物伤其类,大家往往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
物伤其类-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