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时而动
成语拼音
- xiàng shí ér dòng
相时而动成语解释
-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典故出处
-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复杂的局势面前,我们要冷静观察,准确判断,然后相时而动,才能抓住最佳的时机取得成功。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
有一位名叫李牧的将领,他为赵国戍守边疆。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扰赵国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李牧奉命抵御匈奴,起初,他采取了一种看似保守的策略。
他每日让士兵们操练,加强防御工事,但却从不主动出击。匈奴每次来犯,他便下令士兵们迅速撤回城中,紧闭城门,不与匈奴正面交锋。这让许多人都对李牧产生了误解,认为他胆小怯懦,不敢迎敌。
然而,李牧心中自有一番筹谋。他深知匈奴骑兵剽悍,来去如风,如果贸然出击,很可能会遭遇惨败。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一个能够一举制胜的时机。
经过数年的忍耐和准备,李牧发现匈奴逐渐变得骄纵轻敌,认为赵军不敢与之作战。同时,他的士兵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士气高昂,战斗力大幅提升。
终于,李牧觉得时机已到。他精心布置了一场战役,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匈奴以为赵军依旧不堪一击,于是倾巢而出,穷追不舍。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李牧设下的陷阱。
李牧一声令下,赵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如猛虎下山,将匈奴军队分割包围。匈奴军队顿时阵脚大乱,惊慌失措。这一战,赵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十余万骑,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余年不敢再犯赵国边境。
李牧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懂得相时而动。他没有被旁人的误解和压力所左右,而是耐心等待时机,在最合适的时刻果断出击,从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相时而动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同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实力不足时选择隐忍,积蓄力量,最终在垓下之战中一举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相时而动并非是消极等待,而是在充分观察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做出最明智的决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伟业。
相时而动-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