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時而動
成語拼音
- xiàng shí ér dòng
相時而動成語解釋
- 觀察時機,針對具體情況採取行動。
典故出處
-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局勢面前,我們要冷靜觀察,準確判斷,然後相時而動,才能抓住最佳的時機取得成功。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有一位名叫李牧的將領,他爲趙國戍守邊疆。當時,北方的匈奴時常侵擾趙國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李牧奉命抵禦匈奴,起初,他採取了一種看似保守的策略。
他每日讓士兵們操練,加強防禦工事,但卻從不主動出擊。匈奴每次來犯,他便下令士兵們迅速撤回城中,緊閉城門,不與匈奴正面交鋒。這讓許多人都對李牧產生了誤解,認爲他膽小怯懦,不敢迎敵。
然而,李牧心中自有一番籌謀。他深知匈奴騎兵剽悍,來去如風,如果貿然出擊,很可能會遭遇慘敗。他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一個能夠一舉制勝的時機。
經過數年的忍耐和準備,李牧發現匈奴逐漸變得驕縱輕敵,認爲趙軍不敢與之作戰。同時,他的士兵們經過長期的訓練,士氣高昂,戰鬥力大幅提升。
終於,李牧覺得時機已到。他精心佈置了一場戰役,佯裝敗退,誘敵深入。匈奴以爲趙軍依舊不堪一擊,於是傾巢而出,窮追不捨。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了李牧設下的陷阱。
李牧一聲令下,趙軍從四面八方殺出,如猛虎下山,將匈奴軍隊分割包圍。匈奴軍隊頓時陣腳大亂,驚慌失措。這一戰,趙軍大獲全勝,斬殺匈奴十餘萬騎,匈奴元氣大傷,此後十餘年不敢再犯趙國邊境。
李牧的成功,正是因爲他懂得相時而動。他沒有被旁人的誤解和壓力所左右,而是耐心等待時機,在最合適的時刻果斷出擊,從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相時而動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同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實力不足時選擇隱忍,積蓄力量,最終在垓下之戰中一舉擊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相時而動並非是消極等待,而是在充分觀察和分析形勢的基礎上,做出最明智的決策,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堅定的決心,才能在風雲變幻的局勢中把握機遇,成就一番偉業。
相時而動-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