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木为吏

成语拼音

xuē mù wéi lì

削木为吏成语解释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典故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削木为吏,议不可对。”《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哪怕在古代,若有人被判刑去面对削木为吏这样的情形,也会心生恐惧。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秦的国度。 当时,秦的律法严苛至极,百姓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之中。在一处偏远的郡县,有一位名叫李义的普通农民。李义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一心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过上安稳的日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有一年,由于天灾,庄稼收成锐减。李义一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为了生存,李义不得不冒险前往山林中采摘一些野果充饥。不巧的是,这片山林被官府划定为禁地,未经许可进入者将受到严惩。 李义并不知道这个规定,当他背着一筐野果走出山林时,被巡逻的官兵抓获。官府不问缘由,直接将他定罪。按照律法,他所犯之罪当受鞭笞之刑。 在公堂上,李义跪地哭诉,讲述自己一家的困境,祈求官府能网开一面。然而,那无情的县令却丝毫不为所动,坚决执行律法。李义望着县令那冷漠的面容,心中充满了绝望。 受刑之后,李义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他的惨状,悲痛不已。从那一刻起,李义对官府的严苛律法充满了怨恨。 不久之后,秦的律法愈发严苛,百姓稍有不慎便会触犯。官府为了彰显律法的威严,对罪犯的惩罚手段也越发残酷。百姓们终日惶恐,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这种高压之下,人们甚至产生了一种极端的恐惧心理。他们纷纷表示,哪怕是用木头削成的官吏,也绝不愿意面对,因为那代表着无尽的压迫和残酷。 后来,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残酷的统治。最终,强大的秦王朝在百姓的反抗中走向了覆灭。 “削木为吏”这个成语,便是从这段沉重的历史中产生,它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百姓对严苛律法和残酷官吏的极度恐惧与痛恨。

削木为吏-成语图片

削木为吏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