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粗
成语拼音
- xīn fú qì cū
心浮气粗成语解释
-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最近做事总是毛毛躁躁,错误百出,完全是心浮气粗的状态,这样下去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李明家境普通,但却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李明自小聪慧,读书识字都比同龄人出色,因此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当他看到身边一些人通过经商或者攀附权贵迅速获得了财富和地位时,心中变得越发急切和浮躁。他不再愿意静下心来刻苦攻读,而是整天琢磨着如何能一夜暴富、一步登天。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富商,据说他拥有着数不尽的财富和广阔的人脉。李明听闻后,立刻想尽办法接近这位富商,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发财的机会。富商见李明聪明机灵,便随口说了几句生意上的门道,李明便如获至宝,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成功的秘诀。
他匆匆忙忙地开始筹备自己的生意,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也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他东拼西凑了一些资金,就贸然地购进了一大批货物。
然而,由于他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失误,这批货物根本无人问津。眼看着资金被积压,债务越来越多,李明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他开始四处求人帮忙,态度却心浮气粗,让许多原本愿意帮助他的人都望而却步。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明的一位老师找到了他。老师看着他狼狈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自古以来,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真正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脚踏实地地前行。你如此心浮气粗,怎能成就大事?”
李明听了老师的话,如梦初醒。他回想起历史上那些名人的经历,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隆中,静心苦读,研究天下大势,才有了后来的神机妙算和丰功伟绩;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也是步步为营,沉稳应对,才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
李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摆脱了困境,生意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从那以后,李明时刻告诫自己,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要保持冷静,切忌心浮气粗,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心浮气粗-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