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氣粗

成語拼音

xīn fú qì cū

心浮氣粗成語解釋

形容人不細心,不沉着。同心粗氣浮”。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最近做事總是毛毛躁躁,錯誤百出,完全是心浮氣粗的狀態,這樣下去怎麼能把工作做好呢?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李明家境普通,但卻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出人頭地,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李明自小聰慧,讀書識字都比同齡人出色,因此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他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 當他看到身邊一些人通過經商或者攀附權貴迅速獲得了財富和地位時,心中變得越發急切和浮躁。他不再願意靜下心來刻苦攻讀,而是整天琢磨着如何能一夜暴富、一步登天。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富商,據說他擁有着數不盡的財富和廣闊的人脈。李明聽聞後,立刻想盡辦法接近這位富商,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一些發財的機會。富商見李明聰明機靈,便隨口說了幾句生意上的門道,李明便如獲至寶,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成功的祕訣。 他匆匆忙忙地開始籌備自己的生意,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也沒有制定詳細的計劃。他東拼西湊了一些資金,就貿然地購進了一大批貨物。 然而,由於他對市場需求的判斷失誤,這批貨物根本無人問津。眼看着資金被積壓,債務越來越多,李明心急如焚,卻又毫無辦法。他開始四處求人幫忙,態度卻心浮氣粗,讓許多原本願意幫助他的人都望而卻步。 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明的一位老師找到了他。老師看着他狼狽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自古以來,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真正成就大業的人,無不是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澱,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難,腳踏實地地前行。你如此心浮氣粗,怎能成就大事?” 李明聽了老師的話,如夢初醒。他回想起歷史上那些名人的經歷,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出山之前,隱居隆中,靜心苦讀,研究天下大勢,纔有了後來的神機妙算和豐功偉績;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也是步步爲營,沉穩應對,才最終開創了貞觀之治。 李明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擺脫了困境,生意也逐漸走上了正軌。 從那以後,李明時刻告誡自己,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要保持冷靜,切忌心浮氣粗,只有這樣,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心浮氣粗-成語圖片

心浮氣粗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