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
成语拼音
- xīn píng qì hé
心平气和成语解释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典故出处
- 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成语典故
- 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成语造句
- 在面对诸多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尝试心平气和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正的教书先生。李正先生饱读诗书,为人正直善良,深受镇民们的尊敬。
李正先生在小镇的学堂里授课,他的学生们年龄参差不齐,但他总是耐心教导,从不急躁。有一天,学堂里新来了一个顽皮的学生,名叫小虎。小虎生性活泼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在课堂上,他总是捣乱,影响其他学生。
其他的先生遇到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大发雷霆,严厉斥责。但李正先生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耐心。他没有对小虎大声责骂,而是在课后单独将小虎叫到一旁,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
李正先生温和地问小虎:“孩子,你为什么在课堂上如此调皮呢?”小虎低着头,小声说道:“先生,我觉得读书太枯燥了,我坐不住。”李正先生微笑着说:“孩子,读书虽然有时会显得枯燥,但它能让你增长知识,明白许多道理。就像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小虎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李正先生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活泼好动,但这并不是缺点。只要你能在该学习的时候静下心来,在课余时间尽情玩耍,就能做到两全其美。”小虎看着李正先生和蔼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决定要好好改变自己。
从那以后,小虎在课堂上逐渐变得安静,认真听讲。而李正先生也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
在一次镇里的考试中,小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兴奋地跑到李正先生面前,感激地说:“先生,多亏了您心平气和地教导我,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李正先生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和关爱去引导他们,比严厉的斥责更能让学生们茁壮成长。
正如《论语》中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李正先生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循循善诱,最终成就了学生,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心平气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