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
成語拼音
- xīn píng qì hé
心平氣和成語解釋
-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典故出處
- 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成語典故
- 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他也就心平氣和了。
成語造句
- 在面對諸多困難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嘗試心平氣和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正的教書先生。李正先生飽讀詩書,爲人正直善良,深受鎮民們的尊敬。
李正先生在小鎮的學堂裏授課,他的學生們年齡參差不齊,但他總是耐心教導,從不急躁。有一天,學堂裏新來了一個頑皮的學生,名叫小虎。小虎生性活潑好動,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在課堂上,他總是搗亂,影響其他學生。
其他的先生遇到這樣的學生,往往會大發雷霆,嚴厲斥責。但李正先生卻始終保持着冷靜和耐心。他沒有對小虎大聲責罵,而是在課後單獨將小虎叫到一旁,心平氣和地與他交談。
李正先生溫和地問小虎:“孩子,你爲什麼在課堂上如此調皮呢?”小虎低着頭,小聲說道:“先生,我覺得讀書太枯燥了,我坐不住。”李正先生微笑着說:“孩子,讀書雖然有時會顯得枯燥,但它能讓你增長知識,明白許多道理。就像古人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你用心去體會,就能發現其中的樂趣。”
小虎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李正先生繼續說道:“我知道你活潑好動,但這並不是缺點。只要你能在該學習的時候靜下心來,在課餘時間盡情玩耍,就能做到兩全其美。”小虎看着李正先生和藹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決定要好好改變自己。
從那以後,小虎在課堂上逐漸變得安靜,認真聽講。而李正先生也不斷地鼓勵他,表揚他的每一點進步。
在一次鎮裏的考試中,小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興奮地跑到李正先生面前,感激地說:“先生,多虧了您心平氣和地教導我,我纔能有今天的成績。”
李正先生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心平氣和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耐心和關愛去引導他們,比嚴厲的斥責更能讓學生們茁壯成長。
正如《論語》中所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李正先生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循循善誘,最終成就了學生,也贏得了大家的讚譽。
心平氣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