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兵动众
成语拼音
- xīng bīng dòng zhòng
兴兵动众成语解释
-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就兴兵动众,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小国,名为卫。卫国的国君虽然有着一颗雄心壮志,想要让卫国在这乱世之中崛起,但其国力弱小,一直未能有所作为。
某一年,卫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而邻国的军队看准了这个时机,时常在边境骚扰,掠夺卫国百姓的财物。
卫国国君心急如焚,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对策。一些大臣认为,应当忍辱负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带来更多的灾难。然而,有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却极力主张兴兵动众,与邻国一决高下,他认为卫国的军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士气高昂,定能取胜。
卫国国君在犹豫再三之后,最终被这位大臣的言辞所打动,决定兴兵动众。他倾尽全国之力,集结了所有能作战的士兵,准备与邻国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可是,战争的发展并不如他们所预期。邻国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卫国的军队由于长期缺乏训练,又在粮草供应上出现了问题,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在战场上,卫国的士兵们虽然英勇奋战,但终究难以抵挡邻国的强大攻势。一场激战过后,卫国的军队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
这场战争让卫国元气大伤,不仅没有解决边境的问题,反而使得国内的经济更加衰败,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兴兵动众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各种可能的后果,切不可盲目冲动,否则将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卫国国君因为一时的冲动和错误的判断,导致了国家的灾难,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兴兵动众-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