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合趋同
成语拼音
- xíng hé qū tóng
行合趋同成语解释
- 行为志趣相同。
典故出处
- 《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大家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最终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竟行合趋同,都为了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华夏大地上,有两个相邻的诸侯国,分别是齐国和鲁国。
齐国的君主齐桓公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统治者,他一心想要让齐国成为各国中的霸主。而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虽然也有治理国家的愿望,但鲁国的实力相对较弱。
有一年,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对这两个诸侯国发动了攻击。面对共同的外敌威胁,齐桓公和鲁庄公意识到,只有两国携手合作,才能抵御外敌的入侵。
于是,齐桓公派出使者前往鲁国,表达了合作的意愿。鲁庄公深知此时若不与齐国联合,两国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便欣然应允。
两国迅速集结了军队,共同商讨作战策略。在战场上,齐国的士兵勇猛无畏,鲁国的士兵也毫不退缩,双方配合默契。
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成功击退了外敌。这场战争让两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和与加强。
战后,齐桓公和鲁庄公开始频繁交流治国之道。他们发现,尽管两国在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上有所不同,但在许多根本的理念和目标上却是行合趋同。
比如,他们都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国家才能稳定繁荣。他们也都注重选拔贤能之士,认为只有任用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在经济发展方面,两国都鼓励商业贸易,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和经济的繁荣。
在文化教育方面,都提倡礼仪道德,注重培养百姓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
由于两国在诸多方面的理念和做法行合趋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齐国和鲁国的百姓也在这种和平友好的环境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面对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时,即使存在差异,只要能够找到彼此契合的地方,携手合作,就能够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行合趋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