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饥岁

成语拼音

xiōng nián jī suì

凶年饥岁成语解释

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成语典故

夫为令之职,必使境内之民凶年饥岁免于死亡。★宋《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成语造句

在那动荡的时代,百姓常常食不果腹,四处流亡,真可谓是凶年饥岁。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常年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这一年,又逢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百姓们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 这个国家的君主原本是一位贤明之君,在风调雨顺的年岁里,他积极推行改革,发展农业,鼓励商业,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之象。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他也感到十分棘手。 由于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百姓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儿卖女。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饥饿的人群,哀鸿遍野。一些不法之徒趁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 在这个凶年饥岁,朝廷中的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以稳定民心;另一派则认为应该节省粮仓储备,以备日后之需。君主左右为难,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挺身而出。他向君主进谏道:“陛下,如今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若不及时施救,恐生民变。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拯救天下苍生。如今,我们面临的虽是饥荒,但道理相同。若能以百姓为重,开仓放粮,施粥救济,百姓必感恩戴德,国家也能度过难关。” 君主听了李忠的话,深受触动。他回想起历史上那些因不顾百姓死活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深知在这关键时刻,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 于是,君主力排众议,下令开仓放粮,并严惩那些囤积居奇的不法之徒。百姓们得到了救济,对君主感恩戴德,纷纷称赞君主的仁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国家终于度过了这个凶年饥岁。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农业重新恢复了生机,国家又变得繁荣昌盛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时刻,领导者要有担当,以民为本,才能带领大家共渡难关,迎来美好的未来。

凶年饥岁-成语图片

凶年饥岁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