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辞立诚

成语拼音

xiū cí lì chéng

脩辞立诚成语解释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典故出处

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为人处世应遵循正道,做到言行一致,就像古人所说的“脩辞立诚”,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语故事

在久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陈国的诸侯国。陈国有一位名叫子羽的文人,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一直未能得到赏识和重用。 子羽心怀壮志,渴望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一展抱负。然而,陈国的官场充满了阿谀奉承、巧言令色之辈,他们靠着虚假的言辞和表面的功夫取悦君王,获取高位。 子羽深知这样的风气对国家极为不利,他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他开始游历各国,观察民生,思考治国之道。 在游历的过程中,子羽遇到了一位同样忧国忧民的智者。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智者告诉子羽:“欲成就大事,必先脩辞立诚。唯有真诚之辞,方能打动人心,影响世情。”子羽深以为然。 当子羽回到陈国,正逢陈国面临一场重大的决策。陈国欲与邻国交战,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进言。那些惯于谄媚的臣子们,为了迎合君王的好战之心,夸大本国的实力,将战争描述得轻而易举,仿佛胜利唾手可得。 而子羽却挺身而出,他言辞恳切,毫无虚饰:“陛下,战争绝非儿戏。如今我国虽有一定实力,但邻国亦非弱者。若贸然开战,必将劳民伤财,生灵涂炭。且战争胜负难料,若战败,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臣恳请陛下三思,以和为贵,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子羽的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吹嘘,有的只是真诚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然而,早已被那些虚假言辞迷惑的君王,却怒斥子羽危言耸听,扰乱军心。 最终,陈国还是发动了战争。结果正如子羽所料,陈国遭遇惨败,国力大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此时的君王,方才悔恨当初没有听信子羽的真诚之言。而那些曾经巧舌如簧的臣子们,此刻都噤若寒蝉,生怕受到责罚。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陈国上下开始反思。子羽的脩辞立诚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开始明白,真诚的言辞远比虚假的谄媚更有价值。 子羽的故事传遍了各国,成为了后人的楷模。他以自己的坚持和勇气,诠释了脩辞立诚的真谛,让人们懂得,唯有真诚的表达,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脩辞立诚-成语图片

脩辞立诚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