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枝摘叶

成语拼音

xún zhī zhāi yè

寻枝摘叶成语解释

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典故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过分纠结细节,而不关注整体大局,这种寻枝摘叶的做法常常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三的书生。李三出身贫寒,但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大志,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李三每日刻苦攻读,期望能够在学问上有所精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陷入了一种困境。在准备科举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总是过于注重细枝末节,对于经典书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反复琢磨,力求做到毫无差错。 有一次,李三参加了一个文人聚会。聚会上,大家探讨着当下的时事和经典著作。当别人发表观点时,李三总是迫不及待地指出对方话语中的一些小错误,或者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进行追问和争辩。 久而久之,李三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朋友们劝他,做学问应当抓住核心要义,不要总是寻枝摘叶,在那些琐碎的细节上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可李三却不以为然,认为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科举考试的日子终于来临,李三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然而,当他看到考题时,却发现自己因为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忽略了对整体思想和大局的把握。他在考场上苦苦思索,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名落孙山。 李三心灰意冷,回到家中反思自己的过往。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寻枝摘叶,让他失去了对学问的宏观理解和把握。 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些学者为了考证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日期,而忽略了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趋势;有些人为了追求文字的华丽,而忽略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李三痛定思痛,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开始注重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再纠结于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寻枝摘叶,而应该抓住重点,把握核心,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寻枝摘叶-成语图片

寻枝摘叶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