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

成语拼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师出有名成语解释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典故出处

《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时,刘邦趁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从陕西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接着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建议他找一个兵出有名的理由,说项羽当年杀害义帝,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刘邦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彭城。

成语造句

这场战争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要做到师出有名,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中原大地上,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其国君卫庄公在位时,国内政治还算稳定。然而,庄公去世后,卫国陷入了混乱之中。庄公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其中有一个王子名叫州吁,他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登上卫国的王位。 州吁通过各种手段,笼络了一批支持者,并最终成功地夺取了王位。但是,他的王位来得并不光彩,国内许多人对他并不服气。州吁深知自己的处境,他急于寻找一个机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树立自己的权威。 此时,邻国郑国与卫国之间存在一些领土争端和矛盾。州吁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决定发动一场对郑国的战争。他的谋士们却有些担忧,纷纷进言劝说道:“大王,发动战争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否则难以服众啊。”州吁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本王心意已决,郑国与我们有矛盾,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然而,州吁的大臣石碏却站出来反对。他引经据典地说道:“大王,古人云:‘师出有名’。我们发动战争必须要有正当的名义和理由,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如今我们与郑国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贸然发动战争,只会让百姓受苦,国家陷入困境。” 但州吁根本听不进去石碏的劝告,执意发动了对郑国的战争。战争初期,卫国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卫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内百姓怨声载道,对州吁的统治更加不满。 最终,州吁的统治被推翻,他也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而卫国也因为这场战争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衰落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当的理由和依据,尤其是涉及到重大决策和行动时,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野心。就像“师出有名”这个成语所表达的那样,只有在有合理的名义和充足的理由的基础上,行动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和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加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师出有名-成语图片

师出有名

其他成语故事